上一页|1|
/1页

主题:个性化定制 家装行业开始走向产品时代

发表于2007-08-30
与众多北京家装著名品牌相比,1998年才介入家装行业的汪文波算是个“晚来者”。但这位有着徽商特有商业敏感性的铁血男儿却给自己的品牌取了个特别的名字——鸿利博雅,赋予其深刻的含义:对利益轻如鸿毛,追求博大的胸怀和典雅的风格。

尽管早已告别了最初赚钱后衣锦还乡的心态并在生意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鸿利博雅”也跻身北京十大家装品牌之列,但汪文波至今仍然开着桑塔纳上班、开着别克公务车接送嘉宾,保持着创业时的朴素与节俭。在家装行业内,他第一个提出设计是家装公司的灵魂,喊出了“用设计影响现代人家居生活方式”的口号,并把自己建立的体验馆命名为“理想家居”,其中展示着众多鸿利博雅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汪文波认为,目前家装行业开始进入产品时代,未来是一个个性化定制时代,品牌家装公司的责任就是帮助消费者实现他们的家装“理想”。

“理想家居”寄托品牌梦想

2007年8月18日,一个名叫“理想家居”的体验馆在天津的开业,在当地引起轰动,当天签单达150个。“从北京到天津,虽然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却表明鸿利博雅开出了一个未来家居经营模式的样板。”“理想家居”的主角――北京十大家装品牌之一的鸿利博雅总经理汪文波显然有些踌躇满志。

在北京建筑装饰协会会长贾中池的眼中,汪文波推出的“理想家居”体验馆,是此前已经在行业内出现的完美家居、完整家居、模块家居等体验式家居模式的升级版,“消费者在‘理想家居’馆里看到的木门、橱柜、家具、配饰与家居风格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于家装行业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提升。”

汪文波表示,“理想家居”中蕴含着他对家居环境设计的“理想”。作为从安徽来京创业的“外来人员”,1998年介入家装行业时不过是看中了挣钱容易,“那时同乡们出去打工一年能挣个一两万,我在工厂里做车床也就90元一月”,但是当自己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时,才发现这是一个值得一生一世做下去的事业,于是他给品牌赋予了深刻的含义:鸿利博雅,视利益轻如鸿毛,以博大的心胸面对顾客,以优雅的风格服务大众。

“这样的理想在‘理想家居’馆中充分地得到了体现,我们的目标是让消费者先体验后装修,变过去的纸上谈兵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掌控的真实场景。”崇尚稳扎稳打的汪文波避开竞争激烈的北京,首先在天津试水。
发表于2007-08-30
设计影响家居生活方式

翻开鸿利博雅的发展史,你会发现那其实就是一部家装设计的记录册和一个个设计师的成名史。设计被鸿利博雅奉为灵魂,设计师成为汪文波最崇敬、最尊重的人群,有时甚至被“惯坏了”也在所不惜。

“设计是家装公司的思想、艺术、文化的体现,施工只是完成设计的形式。”汪文波对设计师的重视溢于言表,“鸿利博雅拥有150名设计师,他们是公司的最大财富。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设计的东西也千差万别,整合在一起就能满足众多的个性化需求。”

在以设计为核心的运营理念下,鸿利博雅的一切品牌运作和产品创新都围绕设计做文章,如2001年制定“设计打造品牌”战略、2003年深化为“设计铸造品牌”、2006年喊出“用设计影响现代人家居生活方式”的口号。“本来我们最初用的口号是‘用设计改变现代人家居生活方式’,后来发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但却是能‘影响’的。”汪文波说,“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因为设计中融入了业主的性格、社会圈子、个人嗜好等因素,设计师把这些因素具像地表现出来,再加以提炼,就让业主享受到比原来自己的想象更高标准的居家生活”。

鸿利博雅是家装界第一批正大光明地收取设计费的公司,不同级别的设计师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彰显出设计的真正价值。“如果家装公司没有设计能力,只会原始地铺地板、抹涂料,今后不可能生存下去。”汪文波认为,从未来家装公司的发展方向来看,设计会更加突出,整个家装产业的资源整合将由设计来完成。

产品时代呼唤个性化

汪文波将体验馆命名为“理想家居”,还在于鸿利博雅拥有强大的个性化定制能力。“传统的家装公司正在向家居公司转型,整合设计、产品、施工于一体,已成为必然,谁能在同质化竞争中杀出重围?那就是以定制式个性化突出自己的特色。”

鸿利博雅目前已经建立起木门、橱柜、家具等产品的生产线,与其他同行追求规模化不同,汪文波在生产基地里专设一条定制线,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利用这条生产线,一张书桌可以根据消费者需要加长或减短一米,家具可以做成S形的造型,这些做法是规模化工厂不愿做甚至不能做的,如果一定要做,也得等3个月以上,价格更是贵得出奇。“规模化产品工厂不愿做的事情,我们家装公司来做,不追求做多,只追求做精,这是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自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同。”汪文波表示,家装公司整合产品已成大势所趋,家居行业的产品时代正在到来。他预测,未来家居市场中产品是主流,“5年后家装公司的产值中装修本身可能只占到1/3,2/3要靠整合资源而创造的个性化产品”。

在产品时代,个性化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千篇一律的产品没有销路,跟着规模化工厂走更是死路一条,家装公司要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把设计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创出一片新的市场,改变家装公司目前的盈利格局。自认为在设计和产品创新方面都很独到的汪文波相信,只要家装行业还存在,就一定会有品牌家装公司得到发展,也必然会有鸿利博的声音。

自称“工作狂”的汪文波的这种理念,给身处家居界的同行们带来这样一个启迪:在个性化定制时兴的产品时代,失败者绝不是因为被别人打败,而是自己僵化的思维方式和落后的运作手段打败了自己。

奇思妙想

汪文波纵谈人才观与事业观

- 鸿利博雅在发展的这些年中,从来不从同行那里挖人,自己培养的人才对企业有归属感,别人带不走。如果说缺少人才,那是因为没有把人才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去用。我总是把二流人才当一流人才用,把一流人才当顶尖人才用,大家都有奔头,也不会发生走一个高层就带走一大批员工的情况。

- 当我步入家装这个行业时,本来是为了挣钱衣锦还乡,但慢慢地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就想好好做下去。我是一个工作狂,一天不工作心里就难受,很少有时间去休闲,因为我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完美。

- 在家居行业的体验告诉我,打江山并不难,要守住江山持续发展却很难。老板的思想是否坚定,目标是否正确,直接导致企业的发展是否能够稳定。现在很强大的公司不一定在未来强大,现在很弱小的公司未来却可能强大。每天都有公司在倒闭,也有公司在兴起。只要家居行业存在,鸿利博雅就一定有自己的声音。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