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家居文化之旅——渗透浓郁岭南文化的西关大屋

发表于2008-09-03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领域的广阔以及拥有56个民族,中国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不同风格的建筑风格。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也许有些已经消失,有些也被现代建筑逐渐取代,但是它们的存在都可以说是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种生活和一代文化。

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条件。人类居住的建筑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既表述着作为容器的文化,也物化着人类的历史,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名城广州的重要部分--西关,曾是广州最繁华的中心,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曾经富甲岭南,成为文人雅士富商官僚聚集之所。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建筑,首先得从她的历史开始。

【家居文化之旅系列】:第一站——那些诉说着历史的潮汕建筑

更多精彩图片,进入广州搜房家居图库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大屋高大明亮,厅团结合,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西关在明朝已成为广州城区的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渐形成。而西关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范围包括文昌桥、大观桥、泮塘、昌华园周围一带。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发表于2008-09-03
 

西关大屋分布

1、十八甫富善地区。爱育新街曾为“海山仙馆”主人潘仕诚古宅,一批西关大户也建宅在其间。

2、杨巷、杨仁里地区。为广州主要布匹和药材商市集中点,居住者多为商人妇,建筑偏于小巧精致。

3、十二甫地区。以西关平地黄群屋而著称。黄家庭院宽广,富甲一方,故有西关平地黄之说,相连的西关大屋不少,清代状元梁耀枢古宅,就建筑在今陶陶居位置。

更多精彩图片,进入广州搜房家居图库

更多精彩图片,进入广州搜房家居图库

4、宝华、十六甫地段。大屋很多,内有钟家花园为著名。主人钟锡琪,字仲环(清翰林)。屋内有楼、房、亭、廊等建筑,园内有池塘,种植荷花,并有“一拳石”和名为“寿者相”的酒家,故有一拳石斋、二酋轩、三雅堂、四时春、金符斋、玉茗堂、香石斋、巢烟阁、坚寿亭、云淙水榭等,其结构布局极具岭南园林特色。

5、逢源、宝源地区。著名的庭园建筑小画舫斋就建在宝源大街内,建筑用地2800余平方米,其建筑布局精雅,厅与书房均以内院相隔,居室凉爽如秋,院内有两层画舫建筑。逢源北街一带还有陈氏大院(陈廉伯家族)和相连的西关大屋群。

6、多宝地区(多宝大街、多宝坊一带)。有邓华熙六便过第宅,主人邓氏,广东顺德人,官居二品,曾任安徽巡抚等职。清代探花李文田住宅建在多宝坊,六间相连。邓宅、李宅的正间均为四柱大厅,比一般西关大屋显得更为高昂华贵。

发表于2008-09-04
 顶一下
发表于2008-09-05
 
发表于2008-09-06
 
发表于2008-09-07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