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地产商何以逃过一死

发表于2009-06-17
一方面,由于房屋滞销、工程延期,年底到期的银行开发贷款,已无力归还;另一方面,正值年关,工程款、建筑材料费、民工工资等各项债务均面临集中结算。

但是,此时的开发商们根本没有钱。例如,富力地产、绿城中国等多家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去年年底时的账面现金存款只有不到20亿元——这一般只够维持一个项目的资金投入。一些进行过私募融资或借下海外高息债的开发商,不得不进行债务重组,才能避免被债权人清算的命运。

房地产企业为何普遍资金枯竭?原因在于房地产商2007年前拿地过于激进,几乎套住了全部资金。也是由于过于激进的扩张,令房地产商的杠杠率已经到达了危险的临界点。

房屋销售预收款、开发贷款和来自资本市场的募资,是房地产商的三个主要资金来源。中央政府自2004年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令房地产开发自有资金比例上升。即使如此,银行贷款仍占投资资金近三成左右。

2009年第一季度,国内贷款在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比重为25.3%,自筹资金比重则为37.6%。随着国务院近期将房地产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由35%下调至20%,预计房地产自筹资金比例,将进一步下降。所谓自筹资金,实际上主要是房屋预售款——即在房屋建成前,向购房者预支的债务。

那些长期看好中国房地产前景的业内人士总在强调,中国房地产不存在美国次级债式的金融危机隐患,理由是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仅占银行贷款总额15%左右,而房地产按揭贷款亦与这一比例相当。此外,与美国等已近饱和的市场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爆发性增长。

不过,上述观点中实则隐藏着一个陷阱——即认为中国房价和土地价格将只涨不跌,而房地产项目只要能够拿到销售许可证,就能顺利卖光。

在这样的预期下,房地产开发商以高负债的代价,争夺土地资源——利用政府关系低价圈地或通过招拍挂高价拿地,再利用圈到的土地资源,到同样疯狂的资本市场圈钱。这成为房地产商的主要扩张模式,背后的共同受益者是不仅能够获取高额土地收益,而且能够借此拉动投资的地方政府。

表面上,银行始终对房地产泡沫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保持警惕。实际上,银行却相信,与对制造企业的贷款相比,开发贷款是相对安全的贷款。因为土地是比黄金更能保值的资产,房地产商即使破产,银行依然可以用那些看似总在不断升值的土地或房地产项目抵债。

发表于2009-06-17
在劫难逃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