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小讨论】给进城农民放房贷,对此你怎么看?

发表于2013-03-04

最近钱学明委员提出了“设立政策性住房优惠贷款,给进城农民放房贷”。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农民朋友进城买房息息相关的好政策。

1、为什么要提出设立政策性住房优惠贷款?

钱学明委员: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呈现出“一快一慢”两个特点:一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这“一快一慢”使城镇化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削弱了城镇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二是影响产业发展,产业工人队伍不稳,不利于劳动者素质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三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经济社会地位长期不平等,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大障碍是住房。如果没有住房先给户口,会有形成贫民窟的危险。设立此项贷款,就是政策性地解决住房问题,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找到了最佳切入点。

2、这个贷款怎么发放,有什么标准?

钱学明委员:贷款对象设定为在城镇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一定积蓄的农业转移人口。由个人申请、乡镇及企业分别提供户籍与工作证明,县级以上政府审核并公示;同时建立全国统一档案以杜绝虚假申请。
  数量上,一次性给予每户农业转移人口家庭优惠贷款20万元左右,用于购买商品住房(一般中小城市60平方米的住房每套约20万—30万元);同时出台细则,规范此类住房的转让。
  规模方面,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年度贷款总规模。如果申请人数超过当年贷款额度,可采取摇号等办法确定贷款人。
  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利率应低于公积金贷款,由政府给予商业银行利息补贴,中央财政按地区给予转移支付或适当补贴。

3、是否考虑过贷款人的偿还能力问题?

钱学明委员:有能力有条件者申请商业银行贷款,购房者自主选择住房,完全市场化,没有财政负担,相对于政府主导征地搬迁、为农业转移人口建设公租房、廉租房而言,财政只需负担利息补贴,贷款的进程是可控的。各地根据城市发展规划设定贷款总规模,能够实现有序推进。形成不良贷款的概率低。由于严格设定了贷款对象和贷款数量,贷款人的负担不重,在公积金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完成还贷。

钱学明委员: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有效化解劳动力转移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人才储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促进中小城市发展。

【小讨论】给进城农民放房贷,对此你怎么看?大家都来谈谈吧~~~
.

发表于2013-03-04

我认为是:城市化引起农民“离乡进城”的购房贷款需求。城市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剩余劳力要求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农民就业方式转换,农民落户城市,其生活方式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首要的是有固定居所,从而产生购房需求。如进城做小生意的、经商的、办企业的农民越来越多,这些人基本是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据对某区调查,在农村经营中成功的农民,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组织进城,从事商品流通,或从事第三产业服务,购房不但能缴得起首付,而且仍有一定积余资金从事经商或服务业,这部分群体月供有保障,这种类型占其农民住房按揭贷款客户的49%。

发表于2013-03-04

是因为。。。产业转移形成“打工族”的购房贷款需求。产业转移形成农民“打工族”集聚城市,他们积聚一定资金后为在城市安定下来,产生购房需求。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苏北转移,加之原来输出的民工大量回流,新增个人住房贷款户数占比较大。据对某支行的调查,在城区有固定打工谋生手段的农民申请住房按揭贷款占其农民住房按揭贷款的31%,一些大型企业的农民工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势头较前增加。

发表于2013-03-04

我觉得是“陪读妈妈”现象引起的农民购房需求。苏北某市是劳务输出大市,2009年学龄农民工子女约有19万人。“陪读妈妈”这个过去主要出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现象,如今在苏北县区城镇“遍地开花”,一个不到40万人口的小县城至少就有2000名左右的“陪读妈妈”。他们陪读的孩子多数念小学,也有的读初中。某市区名牌中小学中,择校的附近农民孩子有上万名。一个镇原有5000多名小学生,现只有2000多名,其他都进了城。陪读的家庭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其中有一部分“陪读妈妈”从小学陪读到高中,由原先的租房,到后来的购房,可谓“一举三得”,既解决居所不稳定问题,又起到投资增值作用,还可在城市打工增加收入。“过去是父母打工,小孩跟着进城读书;现在小孩进城择校,父母跟着进城打工。”据调查,农民为子女上学产生购房需求办理住房按揭贷款占其农民住房按揭贷款的比重约15%。

发表于2013-03-04

我想是因为:城市郊区“失地农民”引起的购房贷款需求。城市郊区“失地农民”、“拆迁农民”,拿到一大笔土地补偿款或拆迁赔偿款,产生较为强烈购房欲望,加上政府出台购房入户政策以及0.5%-1.5%不等的购房财政补贴、推行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共有产权模式,给城郊失地农民、拆迁农民、低收入农民群体带来希望。据调查,这部分群体住房按揭贷款占其农民按揭贷款近5%。这些农民住房按揭贷款的特点是首付比例高,且单笔贷款额度较小。

发表于2013-03-04
引用:小猫看大戏 在2013-03-04 11:40:41写道:原帖
我认为是:城市化引起农民“离乡进城”的购房贷款需求。城市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剩余劳力要求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农民就业方式转换,农民落户城市,其生活方式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首要的是有固定居所,从而产生购房需求。如进城做小生意的、经商的、办企业的农民越来越多,这些人基本是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据对某区调查,在农村经营中成功的农民,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组织进城,从事商品流通,或从事第三产业服务,购房不但能缴得起首付,而且仍有一定积余资金从事经商或服务业,这部分群体月供有保障,这种类型占其农民住房按揭贷款客户的49%。

 的确是,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多

发表于2013-03-04
引用:口耐叮咚叮 在2013-03-04 11:41:43写道:原帖
是因为。。。产业转移形成“打工族”的购房贷款需求。产业转移形成农民“打工族”集聚城市,他们积聚一定资金后为在城市安定下来,产生购房需求。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苏北转移,加之原来输出的民工大量回流,新增个人住房贷款户数占比较大。据对某支行的调查,在城区有固定打工谋生手段的农民申请住房按揭贷款占其农民住房按揭贷款的31%,一些大型企业的农民工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势头较前增加。

 是呀,看到周围的“打工族”多数都是农民,他们能在城里买到房子,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发表于2013-03-04
引用:新年加油2013 在2013-03-04 11:42:37写道:原帖
我觉得是“陪读妈妈”现象引起的农民购房需求。苏北某市是劳务输出大市,2009年学龄农民工子女约有19万人。“陪读妈妈”这个过去主要出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现象,如今在苏北县区城镇“遍地开花”,一个不到40万人口的小县城至少就有2000名左右的“陪读妈妈”。他们陪读的孩子多数念小学,也有的读初中。某市区名牌中小学中,择校的附近农民孩子有上万名。一个镇原有5000多名小学生,现只有2000多名,其他都进了城。陪读的家庭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其中有一部分“陪读妈妈”从小学陪读到高中,由原先的租房,到后来的购房,可谓“一举三得”,既解决居所不稳定问....

 嗯哪,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就是,他的妈妈跟她陪读,后来也是就在城里定居了,当时买房子的时候还费了一番周折

发表于2013-03-04
引用:心静自然呆 在2013-03-04 11:43:56写道:原帖
我想是因为:城市郊区“失地农民”引起的购房贷款需求。城市郊区“失地农民”、“拆迁农民”,拿到一大笔土地补偿款或拆迁赔偿款,产生较为强烈购房欲望,加上政府出台购房入户政策以及0.5%-1.5%不等的购房财政补贴、推行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共有产权模式,给城郊失地农民、拆迁农民、低收入农民群体带来希望。据调查,这部分群体住房按揭贷款占其农民按揭贷款近5%。这些农民住房按揭贷款的特点是首付比例高,且单笔贷款额度较小。

 是啊,现在城市扩大,占用了农民的土地,没了地,房子也被拆了,强烈要求买套房子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

发表于2013-03-04

要是真这样了,农民也好做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