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媒体报道就近 石家庄新建小区没有片

发表于2014-02-24

“就近”是近期热词,部日前再发《通知》明确要求,2014年各重点大城市要在义务招生方面采取切实举措,标本兼治,破解难题。到2015年,19个大城市县(市、区)实行就近政策,100%的就近;90%以上的初中实现;每所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方式确定。我省虽然没有城市跻身19大城市之列,但是就近已经执行多年。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就近吗?据了解,新建小区几乎成了这一政策的软肋。

就近新建小区难实现

许多家长以为,买了房子落了户孩子就能在家,然而,这样的“就近”只是房产商宣传的“卖点”,在现实中,新建小区很难实现就近。

2013年6月石家庄市兴华贴出通知:“北郡小区的孩子今年不能在兴华报名”,家有适龄学童的小区居民一下子傻了眼,因为之前该小区的就是兴华,在居民们看来,这已成为惯例,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家长们找到所在区局讨说法。

据新华区局普教科一名姓张的科长说,北郡小区是个大小区,有50栋楼,可供8000户入住,完全达到了建的标准,但实际情况是开发商没有建。”北郡小区本该有,只是开发商没有建,的压力就集中到了兴华。去年有北郡小区的孩子在兴华报上了名,是因为当时北郡小区入住率比较低,孩子还比较少,而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兴华没有能力承担这么多孩子了。

北郡小区只是新建小区“没片儿”的一个缩影。有的小区自从建成之日,就没有片内,孩子一到年龄,家长们如临大敌一般。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在我省设区市,相当一部分新建小区都难以实现就近。


发表于2014-02-24

开发商承诺的没影儿了

买房时,看规划图、沙盘都有的,交房后却没了踪影。家住石家庄东南的刘女士介绍,买房之初,开发商的沙盘里有高标准设计的幼儿园和,交房时发现,小区的开发范围都变了,小区占地面积缩小为以前的五分之一,其他的土地被另一开发商拿下,幼儿园和更是没了踪迹。

刘女士到部门咨询孩子归口哪个,了解到的信息是,小区不光没有配建,连基金也没有交付,只能等区里招生完毕后,看哪个还有空缺,把孩子安置到空缺。距离小区不足1公里,就是一所,刘女士不甘心地问“都是义务,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不能进?”,得到的答复是“现有片内生都招不完”。

对于无法实现就近的小区,孩子都是由县(区)局进行“二次分配”。各地部门会根据小区的生源、位置,为孩子找相对较近的,“但是肯定不会是热点”,用刘女士的话说,就是“都是别的孩子挑剩的”。

沧州一家也曾以开发商没有“赞助”该为由,拒绝接纳一新建小区的学生:没有兴建自己的,政府就要承担小区学生压力,而这个小区开发商又没有赞助公办,因此,孩子无法享受到政策。“开发商不赞助,又不建,部门又难以保证就近,最终苦的还是业主。”家长胡先生说。

一位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在建设之初承诺建,但是执行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原来规划的、幼儿园用地,盖成商品楼出售,造成小区没有;还有一种情况是,开发商承诺缴纳基金,其实是向“买”,“很多开发商都有深厚的背景、丰富的人脉资源,通过运作,这笔钱免交,这就为今后的业主子女埋下了隐患”。现在开发商买地建小区,在的问题上处于散乱状态。开发时没有人向所在地部门申报,而局并没有约束他们的能力,没法可依。虽然有文件对开发商作出了规定,而事实上,相关的部门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大量没有预留建校用地的新建小区,仍然是开发的开发,出售的出售,似乎没有人愿意在预留建校用地的问题上“为难”开发商,没有行使职责。开发商在利益的驱动下,自然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本该建的土地挪作他用。


发表于2014-02-24

交接有的政府也不情愿

开发商偷工减料、压缩项目是一方面,在一些地区,当地政府也不情愿接下开发商盖的。“开发商把建设好了,但是政府接起来还是有压力,目前接受一所新,启动资金需要200万元,教师工资和经费每年也需要200万元,今后每年还需投入上百万元用于教师工资和日常管理”,受“吃财政饭”影响,资金成为各地接收设施的最大难题。

对此,有政协委员建议,在土地出让前把建校资金作为规划条件包含在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建校资金,由各地财政局代收,建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全额用于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全省配套设施移交管理办法,全面加强移交工作。对现有该建未建配套设施住宅项目,督促开发建设单位严格按要求和规定时间完成建设工作,明确规定配套设施建设必须安排在项目首期,同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辖区部门管理使用。


发表于2014-02-24

保定会如此吗?

发表于2014-02-24

怎么个法

上一页|1|
/1页